标王 热搜: 加盟  中小企业推广  建材  服装  餐饮  互联网  企业营销  创业项目  网络推广  互联网创业找项目 
 
瓷爱品牌招商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讯 » 创业宝典 » 创业知识库 » 正文

日本钢铁造假惊人 日本制造丑闻频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8-18  作者:365加盟网  浏览次数:772
核心提示:始创于1905年的日本钢铁企业神户制钢所(KobeSteel,Ltd。...

始创于1905年的日本钢铁企业神户制钢所(Kobe Steel, Ltd。

)当天承认,在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底期间,违反合同篡改了强度和尺寸等水平数据,涉及其中的商品包含铝制零部件1.93万吨、铜制品2200吨、铝锻件1.94万件,约占铝和铜业务年销售额的4%。

  事件影响巨大,日本媒体形容其为动摇日本制造的神户冲击。

加之早些时候多家日企曝出的造假丑闻,日本制造这个国家品牌正在蒙上阴影。

   数据造假10年前就开始  神户制钢所为日本第三大钢铁企业,仅次于新日铁住金、JFE钢铁公司,其粗钢产量725.9万吨,在全球钢铁公司中排名第53。

作为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神户制钢所在日本享有盛誉,现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1979年曾进入神户钢铁公司纽约分公司工作。

神户制钢所从2010年正式进入国内市场,总部设在上海。

其在苏州、天津、鞍山等地都设有工厂。

  如此一家历史悠久、实力突出的企业,在今年8月底公司内部调查时发现,旗下坐落于栃木、三重、山口3县的3家铝工厂和坐落于神奈川县的铜制品子公司长期篡改部分铝、铜制品出厂数据,冒充达标商品流向市场。

  上述这类涉事工厂在商品出厂前就已发现某些方面不达标,却在商品检查证明书中修改强度和尺寸等数据。

神户制钢所副社长梅原尚人公开致歉称:对篡改数据非常抱歉,正在检讨。

梅原尚人表示,这是迫于按期交货的重压。

  造假并不是1日之寒。

经调查发现,包含管理职员在内的数十人参与其中,这说明神户制钢所造假案是一块长期的、集体性的行为。

梅原尚人也承认,部分商品从10年前开始就一直沿用篡改后的数据,篡改数据也并不是个其他人所为,而是获得管理层默许,是公司整体性问题。

  另据日本媒体报道,造假铝制品波及顾客约200家企业,以汽车生产厂家等为主,包含丰田、本田、马自达、三菱、日产和铃木在内的日本车企巨头都已遭到波及。

  以丰田汽车为例,丰田已确认用了神户制钢所生产的问题商品,包含在日本国内工厂组装的部分车型的引擎盖、尾门等,而问题铝制品已被用于部分车型的引擎盖等部件。

丰田方面正在对汽车安全性进行确认,假如涉及汽车性能和安全,或将引发大规模召回。

  更令日本业界担忧的是,这类问题商品甚至已流入日本国防范围。

现在已有三菱重工、川崎重工、IHI株式会社、SUBARU(斯巴鲁)4家企业确认,其生产的国防用品也用了神户制钢所的问题铝制品。

更有最新报道指出,连日本自卫队用的武器,可能也用到神户制钢所提供的材料。

  数据造假丑闻对神户制钢所导致的影响正在发酵。

十月十日当天,东京股市神户制钢所股价狂跌22%,创单日最高跌幅。

十月11日,东京股市神户制钢所股价继续跳水。

短短两个买卖日,股价累计狂跌34%,15亿USD市值蒸发。

  若引发后续召回事件,付出的本钱将更为巨大。

神户制钢所副社长梅原尚人说,不排除部分顾客将因此召回问题汽车的可能,现在正与有关企业协商。

  在丑闻揭秘之前,铝、铜部门一直是神户制钢所的主要创收部门。

该公司年度收入支出报告显示,因钢铁行业材料本钱上涨,神户制钢所已经连续两年亏损,但铝、铜部门在上一个财政年度达成了120亿日元(约合7亿元人民币)收益收入。

   日本制造丑闻频频  神户制钢所的故事并不是个案。

近来日本制造丑闻频出:日本汽车巨头日产在出厂检验环节中,很多用无资质职员敷衍出厂检验手续;三菱和铃木篡改汽车燃油及经济性测试数据;日本汽配制造商高田公司(TAKATA) 因隐瞒安全气囊水平缺点已于今年6月申请破产。

  长期以来,日本制造一向以精细严谨和过硬品质享誉世界,排队买日本马桶盖过去一度成为中国媒体上的热点话题,开不坏的丰田更是成为全球司机多年公认的口碑。

现在密集爆发的日企造假让业界震撼,日本制造如何了?  长期研究日本企业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子雷表示,虽然日本制造名声在外,但生产管理漏洞,诸如篡改商品数据、生产日期等现象一直存在。

进入信息化年代,伴随日本社会的变化,揭秘这类问题也愈加容易。

其实日企和其他企业并无二致,只不过被光环和名誉所掩盖。

  日本现代文化研究所主任研究员吴保宁觉得,一方面下游企业对上游企业的减少本钱需要愈加高。

其次企业内部强调创利创收、忽略社会责任,怎么样平衡两者关系需要利益调整。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梳理多起被揭秘的造假事件,涉事日本企业纷纷给出了内部管理、高管品行、营业额重压等原因,但这样多日本制造业代表企业集中曝出篡改、造假、隐瞒、谎报等重大丑闻,无疑显现了日本经济社会进步中的深层危机。

  从财富世界500强的榜单对比上看,日企正在整体沉沦。

1996年,世界500强榜单上的日本企业多达99家,与美国不相上下;2006年,榜上有名日企已降低至70家;2016年,仅剩52家。

对比20年前,日企榜上有名数目锐减了近一半。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刘军红觉得,日本制造业的堕落仅体现了全球化大潮下日本经济环境巨变的冰山一角。

在他看来,日本制造业企业过去追求的全球市场占有率,渐渐让坐落于资本收益率,本钱角逐、收益角逐成了日本企业新目的。

以后,日本企业怎么样转型、日本经济怎么样升级,已成关乎日本是复兴还是沉没的攸关问题。

 
关键词: 商业财经
 
[ 创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就要加盟网 - 招商加盟,加盟好项目,小本创业,2020最有前景的创业项目